目前分類:香蕉芭樂の行銷研究 (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網路廣告的計費模式及注意事項,廣告投放策略參考

一、時下最主流的幾種計費模式

1、CPC(cost per click)按點擊計費
2、CPA(cost per action)按效果付費
3、CPT(cost per time)按時間付費
4、CPM(cost per thousand-impression)按展示付費

文章標籤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早上好幾位朋友紛紛從各種不同角度分析了電信業者標錯價引起消費者反彈的新聞,老師突然也想來回憶一下;公關議題操作的一些應該注意的事情!會玩火也要懂得滅火才行,引火滅不了火肯定會燒成灰燼,那就不太好了....

引用案例,‪#‎伯朗大道‬ V.S ‪#‎金城武‬ ‪#‎長榮航空‬

台灣有許多景點是因為戲劇或廣告引起消費者注意,多數的景點都因此受惠,當然也必須承擔遊客過多造成的生態與環境破壞。就以台東的伯朗大道為例:早期是因為伯朗咖啡在那邊取景而得名,但伯朗並未針對該景點刻意炒作,所以並不是大部份的消費者都知道,就連我也是因為 I SEE YOU 的廣告才知道這個故事...

後來,金城武為長榮航空拍攝的「I See You」在伯朗大道取景,透過金城武的代言魅力,加上廣告片刻意的突顯景點,當然在廣告播出之後,就讓伯朗大道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成台東人人知曉的觀光景點,相對的,也帶來了不少多負面的聲音。

主因是伯朗大道本身是農作區域,並不是一般的觀光地點,所以瞬間湧路大量的觀光客,無法為當地帶來什麼觀光收益,反而是因為遊客的拍照取景,造成了許多農作物的破壞,因此當地鄉公所發出公告,每年的七到九月要管制非農用車輛進出,以避免農作物受損。

一個自然的地點,由於廣告的影響,反而遭到人為的破壞,而拍攝廣告並認養「金城武樹」的長榮航空董事長出面向民眾道歉,並同時宣佈每月將採用2.5萬公斤的池上米,供長榮航班餐點之用,贊助十部觀光巴士進出農路,讓民眾參訪景點。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JYP事件來探討事件行銷戰略用了哪些行銷方法來操作

激情過後,JYP果然是最大贏家…! 讓我又再次對這類超帶種的高風險戰略感到佩服!

JYP先觀察黃安對子瑜的搖旗舉報會對兩岸帶來什麼影響、再利用子瑜原本所處的劣勢(黃安的舉報)來個借力使力…試圖兩岸挑戰民族性之外!這招搏版面肯定有效。(註) --> (把SWOT分析之後、找到自己的劣勢、然後規劃因應劣勢的戰略..再從威脅之中找到自己可以生存的機會點)..這不就是行銷人常用的SWOT工具嗎 ?

本人猜測JYP原本只是想借子瑜來挑逗兩岸的對立之後、獲得一方的支持(這個支持的一方肯定會是臺灣、所以就會有引來大量媒體聲量可以讓子瑜順間爆紅)、只是沒想到適逢臺灣選舉不小心崔到票!接著、再來個央視封殺大悲崔戲碼之後,台灣各界引發的議題與言論小小獲得韓國媒體支持…藉此來化解臺灣民眾對JYP可能引發的不諒解、最後為了幫JYP消滅負評再搬出子瑜父母…(註)-->這不就是許多大企業常用的公關操作策略之中的(負面新聞操作手段)嗎 ? 大家要知道全世界的人都愛看別人的負面消息,所以JYP就大膽的衝了呀...!

接著利用一段沒有經過化妝與打扮的憔悴模樣來打動台灣2千3百萬顆愛心,這劇情高潮迭起的影音檔任其網路影音頻道流傳之外,提供給媒體播放也不用再後製,還不高段啊~ ! 不然幹嘛不用聲音就要好要用影像...(註)-->這用到了行銷工具中的影音傳播策略,前面布局好了之後,影片要抓準時間播映才有效...!!是不是很準<狠準>...! 對準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一夜播放真的好狠...XD~這不小心真的會擦槍走火的..大家真的別亂學

這腳本整個串起來不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最厲害的是每一步棋都拿捏的非常巧妙…!也操作的很大膽。從拿國旗…舉報…封殺…錄影道歉…媒體大量的支持聲援報導…一夕爆紅…央視解封…韓媒微小支持臺灣的聲量讓台灣倍感溫暖(這前所未有的巧局時在高招)這一整個也太神準的布局了!要是..我在大陸搖國旗..我難連<封殺>都不必了、肯定直接進中國牢房…..!!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集

兔子在山洞前寫文章。狼走了過來問:「你在寫什麽內容啊?」 兔子答:「《淺談兔子是怎樣吃掉狼的?》。」 狼不信,於是兔子把狼領進山洞。過了一會,兔子獨自走出山洞,繼續寫文章。

野豬走了過來問:「你在寫什麽?」 兔子答:「《淺談兔子是如何吃掉野豬的》。」 野豬不信,於是兔子又把野豬領進山洞。

最後,在山洞裡,一隻獅子在一堆狼骨頭和野豬頭骨頭之間,滿意地剔著牙,讀著兔子交給它的文章——《員工能力的大小,關鍵看你跟誰幹》

反思:一個人不在於你幹什麽,在於你跟誰幹;不在於你付出多少努力,在於你所處的平台有多大。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選擇錯誤,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要想選擇正確,就得知道你要的平台和老闆的背景。

第二集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科學研究向來偏重量化研究,輕忽質化研究,不僅學術研究論文如此,在市場調查與消費者行為研究的實務領域,也一面倒偏向問卷統計調查與焦點訪談等傳統調查方式,我經常在想如果賈伯斯也採用問卷統計調查與焦點訪談的市調方式,是否真能從消費者口中調查出消費者想要的i-Pod、i-Phone、i-Pad等革命性的產品,我想答案應該很清楚,就如同福特汽車的創辦人亨利福特的經典比喻,他說:如果消費者腦袋裡沒有汽車的概念,你問消費者想要的下一代交通工具,他們通常會回答:我要一匹更快的馬。

事業創新靠消費者洞察

當然我不是說傳統的市場調查方法完全沒有用,我想說的是:如果針對既有的核心事業進行持續性改善與創新(incremental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這類的企劃提案,傳統的市場調查與消費者行為研究技術,仍然具有實用性的價值,但是對於那些企圖改變產業遊戲規則、創造產業典範移轉的突破性新事業創新的企劃提案,傳統的市場調查方式則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新事業創新企劃提案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洞察出連消費者自身都無法清楚察覺到之未被滿足的潛在需要(latent needs),即使運用傳統的訪談、問卷調查的方式,也無法問出消費者隱而未顯的未被滿足需要(unmet needs),因此,近年來,歐美的設計思考學派則主張以觀察、同理心、洞察為基礎的消費者洞察(customer insight)技術,作為蒐集新事業創新提案的消費者資料蒐集與情報分析工具。

深入觀察「極端使用者」

消費者洞察面臨挑戰是:如何能深度了解消費者?要關注哪些消費者?要忽略哪些消費者?為解決上述問題與挑戰,設計思考學派提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消費者洞察技術,它主張:企劃人應走入消費者的真實世界,深入觀察消費者的真實經驗(actual experiences),從中獲得消費者未滿足需要的重要線索(invaluable clues),進行觀察時,不只要看消費者做甚麼,聽消費者說甚麼,更重要是注意消費者不做甚麼(watching people don’t do),以及傾聽消費者沒說的事情(listen to what they don’t say),尤其要特別關注所謂「極端使用者」(”extreme” user),這些人通常明顯地表現與眾不同的想法、生活方式、產品使用習慣,極端使用者往往會將一般人潛藏的未滿足需求,表現於外,故顯得特別與眾不同,從觀察中能萃取出消費者未滿足需求的重要洞察(critical insight),利用這些洞察可激發未來新事業或新產品的靈感。

舉例在日本有一家殺蟑螂噴霧劑的廠商,發現一位「極端使用者」,一般人平均約半年至一年才會續購殺蟲劑,她則是兩個星期即用完一瓶殺蟑噴霧劑,廠商即針對該名極端用戶進行消費者洞察的調查活動,後來發現該名婦人是因為當她遇見蟑螂出沒,立即用噴霧劑噴灑,直到蟑螂完全不動為止,因為她無法忍受蟑螂繼續在她面前活動。事實上,這位極端的婦人不過是把所有相同遭遇消費者的未被滿足的需要,用極端的行為表現出來。後來廠商因為這個重要洞察,就研發出蟑螂的麻醉劑加入噴霧劑當中,只要蟑螂一接觸到噴霧,立刻倒地不動,就像立即死亡一般,新產品推出後,廣受消費者歡迎。

「同理心地圖」

設計思考的任務是將對極端消費者進行深入觀察,進而轉化為開發新產品與新服務的有用洞察,萃取洞察的關鍵則在觀察者能否遵循同理心(empathy)原則來進行觀察與解讀,所謂同理心即是努力透過被觀察者的眼睛來看世界(see the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others),透過被觀察者的經驗來了解世界(understand the world through their experiences),藉由被觀察者的情感來感受世界(feel the world through their emotions)。所以,設計思考學派的信徒就發展出一種「同理心地圖」(the Empathy Map)的應用工具

同理心地圖是由一家視覺思考公司XPLANE所開發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企劃人從跨越消費者的人口統計特徵的調查資料,發展出對被觀察者的環境、行為、關切事項與內心渴望的深度瞭解。其正確使用方式說明如下:從目標客群當中,挑選出一名特別突出的代表性人物做為主角,描述主角的性名及其他人口統計特徵(包括收入、婚姻狀態、年齡、職業),詢問並回答以下六個問題:

(1) 他看到甚麼?(What does she see?) (敘述消費者在他的環境中所看到的事物)
(2) 他聽到甚麼?(What does she hear?)(敘述環境如何影響消費者)
(3) 他說甚麼以及做甚麼?(What does she say and do?)(想像消費者在公眾面前可能會說甚麼以及可能會做甚麼)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文中提到,星巴克在2008年第一季末推出了「我的星巴克點子」顧客社群網站,讓消費者可以提出建議、對各類建議進行投票評選、和其他網友及星巴克的“創意夥伴”進行討論,以及了解星巴克對一些建議的採納實施情況。也許您會問一個問題「除了自己架設網路社群平台外,為什麼星巴克不運用既有的社群平台像是Facebook或Twitter與顧客溝通呢?」。

如果對照回當時的時空其實不難理解,在2008年下半年,Facebook的會員正式突破一億,同年Twitter的會員數尚在數百萬之譜,訊息數正式突破一億。對於星巴克來說,才開始留意這些新興的社交網站與社群媒介的潛力。2008年8月星巴克開始啟用Twitter帳號,之後也設置了Facebook「星巴克粉絲團」。

在2008年一月,麥當勞宣佈在14,000家門市中將設置Mc Café,以較低廉的價格銷售現磨現煮的咖啡,此舉無形中正式與星巴克宣戰。也因此星巴克積極思考反擊之道,一改過往不打電視廣告的習慣,星巴克配合了當年的總統大選,策劃了一波結合大選議題與門市活動、電視廣告的整合行銷攻勢:透過電視廣告鼓勵大眾關心國家參與投票,並且在2008/11/4投票日當天投完票之後,只要到星巴克門市告訴店員「我投完票了」,星巴克將會招待一杯免費的咖啡。由於這支長度30秒的電視廣告只在大選日之前週末的熱門黃金時段節目「週六夜現場」播放一次(沒錯,只播一次),因此需要透過網路媒介做延伸擴散,以發揮最大的效果。

在廣告播出之後,星巴克除了在官方網站上轉貼Youtube的影片以及透過會員資料庫中的e-mail名單寄發News letter之外,星巴克也運用了Twitter與Facebook。星巴克透過Twitter推Youtube的廣告影片連結,以及持續提醒關注者在投完票之後記得到星巴克喝杯咖啡,並且鼓勵大家把這個消息傳出去。而此類“好康訊息“正是網友所樂於轉推的,因此達到了擴散效果,據當時統計平均每隔8秒鐘此一訊息就在Twitter被轉貼一次。

但是真正的動力是來自於Facebook,星巴克除了粉絲團宣傳之外,也撥了預算購買Facebook廣告請網友瀏覽此一廣告影片,或是回答「是」、「可能」、「否」願意在大選後到星巴克喝杯免費咖啡,而點選的結果會在其Facebook的“動態“中出現,讓其他朋友也因此得知此一訊息。而實際的成果是,有7,500萬人次點選了廣告,因而在“動態“曝光後額外又帶來了1,400萬次的點選。而在大選當天,星巴克送出了200萬杯咖啡。這一次的整合性社群行銷活動也成為星巴克日後類似操作的基調,通常會結合人文或公益議題,提升散佈的效果與網友的正面觀感。

目前在Twitter上 @starbucks有147萬的follower,在Facebook的星巴克粉絲團有近2,200萬的粉絲。在Twitter上可以看到星巴克自在的與其他推友交談,而在Facebook粉絲團上,星巴克也許隔一兩天才會發一則訊息,反而預設顯示“所有動態“讓粉絲們可以在粉絲團的塗鴉牆上互相分享自己的心情、想法與咖啡故事。在《勇往直前 – 我如何拯救星巴克》裡霍華舒茲這樣寫道「我們比以往更積極主動交談,讓對這些對我們最感興趣的人們隨時都知道我們在做些什麼,。對我們來說,社交網路以證明是星巴克可主導的領域,而不像是在其他地方,公司只是一味的防衛自己。只要我們不使用各種優惠券過度打擾粉絲們;只要我們交談的議題,從咖啡到回收的議題對星巴克和我們的顧客都同樣重要;只要我們邊聆聽邊交談;人們就會跟我們站在一起,甚至變得關係更緊密。這不只是增加品牌的光環,星巴克正開發一種雙向對話方式,促使大眾了解我們的活動,信任我們,並且最終帶動銷售。」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在讀星巴克執行長霍華舒茲的新書《勇往直前 – 我如何拯救星巴克》,描述他自2009年初回任執行長,帶領星巴克走出因之前過度擴張而逐漸傷害整個企業的品牌及營運體系的低潮,重新在品牌和營收都重返高峰的過程。其中有幾個部份提到星巴克在網路社群方面的經營。在2009年,星巴克facebook粉絲團的粉絲人數曾是企業類的第一名(之後可口可樂超越了星巴克),目前粉絲數達21,893,716人。但是在那之前,星巴克也曾經處在既沒有開始經營網路社群,也不了解如何與網路社群互動的階段,因此雖然書中對此部份著墨不多,但是仍然有些值得借鏡參考之處。

在2007年,星巴克曾經發生一次「內部備忘錄外洩」事件:霍華舒茲在2007的情人節發出了一份備忘錄給全體員工,內容關於他在巡視了數百家星巴克門事後所觀察到的一些問題例如星巴克帶給顧客的「品牌體驗」逐漸因為展店過於快速、成本考量等原因而弱化,因此希望大家一起重新思考並採取行動改善。

而這份備忘錄被轉貼到網路社群之後迅速傳到媒體,包括《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美聯社、路透社、彭博社…等媒體及網站、部落格,並被解讀為〝星巴克有麻煩了〞。這次的事件讓霍華舒茲有了兩點體會:網際網路讓個人與企業的任何動態、言論隨時都會攤在大眾面前,因此發表任何言論前都必須自行把關;以及星巴克缺乏與網路社群對話的經驗與工具,因此在這次的事件中,星巴克仍只能透過發表正式聲明以及接受《紐約時報》等媒體專訪的方式做後續的溝通。因此霍華舒茲認為,在資訊的流動已經與往日不同的社群時代,星巴克已經不能只依靠在門市訴說咖啡故事與傳達咖啡體驗,而必須在網路社群領域有所突破。

在2007年的十二月,霍華舒茲與好友Dell電腦的執行長麥克戴爾在夏威夷度假,麥克戴爾向霍華舒茲展示了Dell電腦所設立的顧客社群網站「Ideastorm」,並且解釋Dell電腦透過這個網站讓網友可以提供對Dell的想法與點子。而霍華舒茲隨即也決定星巴克也應該做類似的事,於是在組織內發起了「綠色風暴計畫」,計畫推出星巴克的第一個官方網路社群「我的星巴克點子」。「我的星巴克點子」共有四個組成部分:share(提出建議)、vote(對各類建議進行投票評選)、discuss(和其他讀者以及星巴克的“創意夥伴”進行討論)、see(了解星巴克對一些建議的採納實施情況)。就像一個互動性的客戶意見信箱,消費者不僅可以提出各類針對星巴克產品和服務的建議,對其他人的建議進行投票評選和討論,而且可以看到星巴克對這些建議的回應或採納情況。

而在籌備的過程中,星巴克發現真正的挑戰不在網站建置與技術上,而在於當與網路社群的對話展開之後,如何避免如員工發言不當、無法滿足顧客期待、不實的批評等,但是霍華舒茲基於一點仍要求組織必須堅持往下走—因為即便星巴克不做,網路上也已經多的是討論、批評星巴克的討論區與部落格了,而唯有星巴克投入並參與、主持與網路社群的對話,才能取得發言權。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了瞭解行銷人員是如何運用社群媒體的,Social Media Examiner部落格針對3300位社群媒體行銷人員進行調查,得到了以下的發現:

行銷人員體認社群媒體的高價值
有90%的行銷人員,認為社群媒體對他們的企業而言是重要的。

效果評估與整合是行銷人員最希望精通的領域
有三分之一的社群媒體行銷人員,想要知道如何監測與評量ROI投資報酬率,以及如何整合社群媒體活動。

社群媒體行銷耗費許多時間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網際網路從「網站」進化成「社群網站」,公關宣傳手法也必須與時俱進,加入最重要的社交元素。不過,除了用Twitter對網友發送新聞標題,究竟還有什麼創新手法能達到成功的公關宣傳效果?以下提供五個成功利用社群網站的公關宣傳術:

1. 用Twitter進行即時宣傳
當今年二月初一場空前的雪風暴席捲美國,電池製造商Rayovac與公關公司Circle PR看準數百萬美國人將被困在家中上網,要Twitter網友將個人照片更新為Rayovac商標圖示,發起一場持續近48小時的「虛擬雪球大戰」。此外,Rayovac還進行了一場競賽,讓網友在兩小時內分享住家附近的天氣狀況與自己最喜歡的雪地活動,並邀請網友回答與天氣相關的問題,以贏得獎品。
這項公關宣傳總計吸引1188人次點擊下載商標圖片,而「#rayovac」也首度登上全球十大熱門,「@rayovac_battery」的粉絲則增加了30%。

2. 用社群網站送出折價券
清楚了解產品消費族群對社交網站與折價券都有高度興趣,食品公司Healthy Choice推出漸進式的行銷手法,消費者只要將廠牌加入Facebook好友,就能得到從折價0.75美金到買一送一的優惠券。從部落格、Facebook廣告到發送電子郵件,Healthy Choice運用多元公關宣傳技巧將發送折價券的訊息發送出去,吸引網友把廠牌加入好友,並為了折價券而註冊個人資料。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業分析的目的在於對產業的結構、產業的市場與技術生命週期、競爭情勢、
未來發展趨勢、上下游相關產業與價值鏈、成本結構與附加價值分配、
以及產業關鍵成功要素進行探討,而企業領導人可藉由產業分析的結果,
研判本身與競爭者的實力消長,擬訂競爭策略。

經濟學者Kenneth R. Andrews在其經濟性策略發展模式中提出,產業的策略
就是要分析產業內部能力,包含: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顧客身上找創新

要創新,當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公司開放給顧客,讓顧客幫你催生新產品與服務、
開發新市場、規劃新營運模式。<( ̄︶ ̄)>

喬治集團(George Group)董事長兼執行長麥克‧喬治(Michael L. George)
在《創新者的實踐》(Fast Innovation)一書中建議,要讓顧客成為企業創新推動者,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自己大賣 & 另類自我行銷術 & 征服十二星座老闆

2006年11月,全球頂尖商學院哈佛 ─MBA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
兩位助理教授史汀博格(Thomas Steenburgh)與諾頓(Michael Norton)
向這些即將畢業的學生出了最後一道習題;兩位老師要學生們重新閱讀所有行銷理論,
將知識加以融會貫通,再以「自己」為商品,把自己賣出去(Sell Yourself)。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始聽到主導性計劃、心裡很無言,又要開始寫計畫書了!
離開上一家公司的夢厭又帶到這裡來了,之後、深深相信或許這種文筆工作
似乎要緊跟著我不放了........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廣告篇:

就廣告代理商的角度,預算通常是企業主在抓,即便是企業內部,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洗碗機、微波爐、自動提款機,全部都是在發明多年之後,才被一般大眾接受。

一項創新產品如果違反消費者根深蒂固的觀念,需要他們丟掉舊習慣,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當消費者對於購物經驗不滿時,
只有六%的人會向商家抱怨,但是卻有五倍以上的人會向親友抱怨,
而且大多數人會向一個以上的親友抱怨。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P(Sales Promotion)

活動這二個字在行銷中原文是SP(Sales Promotion),
指的是「促銷(活動)」,因為目前促銷操作幾乎都是以活動方式進行,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這是一個整合的時代

歲入2007年,台灣乃至整個世界,都陷入新的迷亂中,
第二波工業革命世代所造就的政治與經濟權貴,在急速竄起的第三波資訊革命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5) 人氣()



完全解析巴菲特搶進台灣啟示錄

股神巴菲特用堅定的語氣表示:「我們當然會持有並加碼包括新台幣在內的亞洲貨幣。」
對於缺乏信心的台灣人,應該是注入一劑強心針,有重大追蹤及考證的價值。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銷大師法則一書是由賴茲和屈特二位行銷大師合著,
在台灣由蕭富峰翻譯、麥田出版社出版。挑選這本書做為「行銷大學」
的入門講義其來有自: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