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迪士尼公司2005年的品牌價值仍高居全球第七,
然而該品牌價值自2001年以來,至今跌幅近20%;
且2005年第三季財報損失近3,400萬美元,第四季損失的金額預估會更高。
種種跡象,都讓人不禁要問,這個由米老鼠領軍的娛樂王國究竟怎麼了?

●夢幻樂園不夢幻
自從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隨手塗鴉畫了一隻老鼠後,
這隻米老鼠米奇(Mickey)即成為迪士尼最受歡迎的卡通人物,
米奇甚至在2003年登上「全球十大虛擬人物財富榜」的榜首人物之一。
80%以上的兒童與青少年,都知道米老鼠、唐老鴨,以及夢幻王國「迪士尼樂園」。
 
●苦嚐錯誤的策略
911事件事過境遷,但還是個無法抹滅的傷痛,此事件使得參觀樂園的人數大減,
位在美國加州與佛羅里達州的兩個樂園,至今遊園人數之成長皆未如預期。
遊客人數銳減,除了門票收入減少以外,樂園裡的迪士尼商品專賣店亦連
帶受到影響,迪士尼的週邊消費商品銷量也下跌。

為了快速提升全球的知名度,迪士尼公司決定加速國際化的腳步,
因此選擇在亞洲蓋個迪士尼樂園,最後落腳日本東京。
當時迪士尼公司認為太過美國化的樂園很難為日本人接受,
因此決定放棄經營所有權,只收取10%的門票收入,
以及5%的餐飲收入及特許收入權,沒想到此決策大錯特錯,
東京迪士尼出乎意料大受歡迎。

有了東京迪士尼的成功案例,迪士尼公司決定也在歐洲遊客最多的巴黎蓋一座樂園,
並決定擁有40%的股份,掌握經營權,以免重蹈東京迪士尼有賺錢卻拿不到的覆轍。
沒想到此決策又是大錯特錯,巴黎迪士尼竟不受歐洲人的青睞,
自1992年開幕至今連年虧損,成了迪士尼公司的燙手山芋。

巴黎迪士尼的失敗,在於不夠「本土化」。
迪士尼公司忽略歐洲正逢嚴重的經濟不景氣,而採取了「吸脂訂價法」
策略:昂貴的門票收入、昂貴的紀念品、昂貴的餐飲、昂貴的酒店住宿……。

事實上,歐洲人並不排斥迪士尼樂園,但它樣樣都貴的訂價令人吃不消;
再加上園區內不賣酒等做法令歐洲人無法接受,
雖然後來迪士尼公司大幅修改營運方式,但虧損的大洞已難挽救。

●迪士尼的希望在亞洲?
東京迪士尼的成功鼓舞了迪士尼公司,因此決定繼續在亞洲蓋樂園;
而巴黎迪士尼的失敗則成了最佳借鏡,該公司在籌建香港迪士尼時,
充分做足市調,瞭解在地人的想法。

無論是風水、餐飲、語言、服務,迪士尼公司都極力滿足中國人,
期望樂園開幕後一年,能夠吸引600萬名遊客前來遊玩。

香港特區政府砸下重金引進迪士尼樂園,期望挽救日漸下滑的
觀光人數與高失業率,同時活絡低迷的買氣。

然而開幕至今數月以來,遊園人數與預期差距甚大,難道中國人不愛米奇?
香港迪士尼開幕之前,許多週邊商品皆期望能搭上此熱潮,
包括推出米奇金飾、佐丹奴(Giordano)推出印有米奇等
迪士尼卡通人物的服飾等等,然而這些與迪士尼搭上線的概念股,
在開園前股價應聲大漲,但開園後反而下跌。

原本預期十月黃金假期會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迪士尼樂園,
順便光顧他們的香港商家們,最後都失望了,因為遊客人數未如預期;
再者,遊客們在迪士尼樂園玩到很晚,也沒有時間在園區外逛街購物,
受惠的零售商有限。

●迪士尼公仔效應
搭香港迪士尼開幕熱潮的,還有台灣的統一超商。

統一超商赴海外取經,成功創造了Hello Kitty磁鐵的全店行銷模式,
並且再接再厲推出迪士尼公仔,然這波效應顯然未如預期。

根據調查,消費者對這波促銷活動不甚滿意的原因,
除了價格提高到八十八元才能免費獲得一個迪士尼公仔,
較七十七元就能獲得Hello Kitty磁鐵的門檻要高外,
公仔的品質與廣告差異過大,也是原因之一。

廣告中亮晶晶的金黃色公仔令消費者驚豔,然而真正拿到手的公仔,
卻是暗沉的土黃色,令消費者大失所望。

先前有父母為了幫子女蒐集Hello Kitty磁鐵,
已經在家中囤積一年份的香菸等日常用品,這些庫存還來不及消化,
統一超商又緊接著推出購滿八十八元換公仔,令消費者直呼吃不消。

同樣的手法密集推出,第一波可以創造拉力,第二波就要憑實力。
如果第二波的贈品不如第一波,且優惠方案也不如第一波,
就很難煽起消費者蒐集的熱情。

迪士尼擁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讓消費者
投入更多的情感在卡通人物身上,
因為..唯有當遊客或消費者對卡通人物的情感愈豐沛,
停留在樂園的時間才會愈長,購買的商品也會愈多,迪士尼的官員如是說。

而迪士尼針對兒童舉辦的說故事等活動,也正積極進行中,
目的是讓孩子們在卡通人物身上投注更多的情感,因為唯有如此,
米老鼠才能為迪士尼搬來更多的大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